临床检验诊断学
(105120)
一、专业领域简介
临床检验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一门现代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发展迅速、十分活跃,多技术、多学科交叉的具有其独特应用目标的学科。临床检验诊断学为专业学位硕士点。主要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室诊断、遗传病的分子检测与方法学研究。临床教育实践主基地为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协作基地有: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等,均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临床检验专业基地。
目前,临床检验诊断学学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已日趋成熟,现有导师10人,其中主任检验师5人,副教授5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近年来,临床检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稳步开展,科技成果显著,学科团队荣获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厅局级项目10项,其他20余项,市级以上科技奖3项。经过全体人员的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已成为陕北地区临床检验诊断、会诊和人才培训中心。
我校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从2012年开始招录,目前已经毕业研究生30位,在校5位,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培养的学生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学生就业范围广,主要就业于省内大学附属医院或其他三级甲等医院,甚至辐射全国各地,比如: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省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空军军医附属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等,部分高等院校承担教学工作。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信念坚定、求真务实、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善于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具有开拓创新及团队协作精神,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临床医学事业献身,能够从事本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献身科学,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系统掌握临床检验诊断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坚实的临床血液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病原生物学、临床免疫学和诊断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一般检验方法,具有发现和解决临床检验问题的能力。掌握与课题相关的试剂、仪器的性能和检测技术、方法。了解与检测临床相关疾病的临床知识。
3.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独立进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研究,学位论文要有新见解,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4.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辅助科研工作,能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处理。
5.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能力,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治学态度。
6.培养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三、主要研究方向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学科已形成一定规模,凝练出优势突出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学术团队。围绕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室检测及诊断技术研究,实用性实验室技术应用研究等,各研究方向均已形成鲜明的研究主题,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突出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目前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
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3.遗传病的分子检测与方法学研究
随着临床检验诊断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将逐步增加新的专业方向,如肿瘤靶向、血液性疾病、肿瘤早期诊断等。
四、学制和学习年限
学制为 3 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学制年限期满后因住培考试未通过不能申请学位者可在第6年住培考试合格后申请学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住院医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和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接受学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共同管理。
五、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习 | 专业实践环节 | 体育教育 环节 | 美育教育 环节 | 劳动教育 环节 |
39 | 18 | 18 | 1 | 1 | 1 |
六、课程设置及培养环节
1.课程设置:
研究生开设课程18学时为1学分。包括:学位公共课5学分、学位基础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5学分、选修课3学分、专业实践(住培轮转)18学分,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各1学分,总学分39学分。修满39学分,完成住培轮转33月,取得执业医师证书,通过国家住培结业考试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方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未通过住培结业考试,只发放毕业证书,毕业后3年内通过住培考试,可取得硕士学位证书。
2.培养环节:
新生入校后进入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住培基地)等临床实践基地,严格按照学校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及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儿科专业基地培训方案实施。第一学期完成学位课中公共课、基础课学习;第二学期完成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学习。第三学期完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第五学期毕业论文初审,第六学期完成毕业论文答辩。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学 分 | 开课 学期 |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 开课学院 | 备注 |
公共课 ( 5学分) | 1071911 | 英语1 | 36 | 2 | 1 | 考试 | 外语 学院 |
|
1071913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 | 1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071914 |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与延安精神 | 18 | 1 | 1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基础课 (5学分) | 07100603 | 医学统计学 | 36 | 2 | 1 | 考试 | 医学院 |
|
10510141 | 医学信息检索 | 18 | 1 | 1 | 考试 | 医学院 |
10510142 | 医学科研设计 | 36 | 2 | 1 | 考试 | 医学院 |
专业必修课 (5学分)
| 10512001 | 临床检验诊断 | 36 | 2 | 2 | 考试 | 住培基地 |
|
10512002 | 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检验 | 18 | 1 | 2 | 考试 | 住培基地 |
10512007 |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 |
10510204 | 医学前沿讲座 | 36 | 2 | 2 | 考试 | 住培基地 |
选修课 (3学分) | 10510146 | 检验诊断学进展 | 36 | 2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47 | 医学伦理学 | 18 | 1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48 | 医保政策解读 临床思维培养 | 18 | 1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49 | 医患沟通 医学法律法规 | 18 | 1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10510150 | 临床科研创新策略与思考 | 18 | 1 | 2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实践课 (18学分) | 1071909 | 临床专业实践 | 33月 | 18 | 1-6 | 过程考查结业考试 | 住培基地 | 检验科 |
体美劳教育环节 (3学分) | 1071918 | 体育教育环节 | 18 | 1 | 1-6 | 考查 | 住培基地 |
|
美育教育环节 | 18 | 1 | 1-6 | 考查 |
劳动教育环节 | 18 | 1 | 1-6 | 考查 |
七、必修实践
1.专业实践:(18学分)
严格按照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要求在住培基地进行33个月轮转。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和培训医院各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严格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其中临床科室轮转时间11个月,以内科为主,包括心血管、肾脏、呼吸、消化、内分泌和血液科等7个专业;检验专业轮转时间22个月,包括临床体液血液检验、临床生化与分子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等,进行规范化临床技能训练,完成临床检床技能培训大纲要求,通过临床技能考核,达到临床检验技能培训大纲要求,视为临床技能考核合格,方可申请答辩。
2.体育活动(1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由住培基地儿科专业基地定期组织的体育活动,活动每月至少2次,并记录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1学分。
3.美育活动(1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由住培基地或专业基地组织的有关音乐、美术、书法、文学等各种相关的活动,活动每学期至少2次,由活动组织者负责记录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1学分。
4.劳动教育(1学分)
研究生在学期间须参加由学校、住培基地或专业基地的各种劳动,每学期至少2次,由活动组织者负责记录考核,考核合格后获得1学分。
八、学位论文环节
1.开题报告及答辩
开题报告一般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答辩通过后至少一年,硕士生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论文的选题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要求硕士生在广泛调查研究,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熟悉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前沿的基础上,明确主攻方向,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选题报告在临床检验诊断学组内公开组织评审或者由住培基地研究生管理部门组织集体开题,集体开题时可邀请统计学专家等进行指导,评审通过后填写《延安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即可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2.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一般应在第四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包括研究生自评总结、课程学习情况审核以及导师组对研究生政治思想表现、学习和科研能力的评定。重点是对课题研究进展、部分结果及存在问题给予指导及督导,并给出考核意见。各培养基地应对研究生中期考核作出具体规定,设计详细的考核方案和实施办法,由学科导师组统一组织考核。
3.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
(1)学位论文按照《延安大学学位论文规范》要求执行。论文应数据可靠,分析合理恰当、写作规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2)定期检查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
研究生应定期向导师及导师组汇报论文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论文研究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课题得以顺利进行。
(3)学位论文预答辩
硕士研究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个月,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进行预答辩工作。预答辩委员会成员对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严格、认真的审查,详细指出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研究生在培养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 修满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延安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